5月工业利润降幅扩大至5.3%

2025-04-05 10:32:17
声明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只提供存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目前影响热发电站项目收益的敏感因素主要有投资额度、年发电量和上网电价三部分。

截至2016年6月底,协鑫新能源总装机容量达2735MW,居行业前三。2016年上半年,新增电站装机量达1095MW,占全国同期新增总量的5%。

5月工业利润降幅扩大至5.3%

11月17日,OFweek 2016(第七届)中国太阳能光伏高峰论坛暨光伏行业年度评选颁奖典礼在深圳举行。与此同时,在光伏扶贫项目方面,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不久前联合下发的《关于下达第一批光伏扶贫项目的通知》中,70多家新能源企业进入项目名单,协鑫新能源以250兆瓦的容量居于首位。公司以科技引领、金融协同、高效运作为经营理念,集中式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电站两大业务并重发展,持续为社会提供清洁、安全、高效的绿色能源。协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HK.0451)于2014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是全球领先的以太阳能发电为主,集开发、建设、运营于一体的新能源企业。凭借在大型沙漠电站、戈壁电站、滩涂电站、山地电站,地面分布式项目,屋顶分布式项目等光伏电站建设方面的优异表现,以及全国首个光伏扶贫PPP项目--安徽阜南光伏扶贫项目,协鑫新能源荣获最佳电站解决方案商和最佳光伏扶贫项目两项大奖。

从2014年底至今,已连续迈上1GW、2GW两大台阶。OFwee中国太阳能光伏高峰论坛暨光伏行业年度评选颁奖典礼是已连续举办六届,吸引产业链上游光伏材料供应商、组件制造商、下游电站项目开发商、光伏应用企业、投融资机构等广泛参与如今这是一座不足十万人的小城,成立至今不过30余年历史。

然而近两年,德令哈却成为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人士频频造访之处。国内外对EPC的理解也不同其次,不同技术路线的光热发电,其经济性也千差万别。中航工业一名内部人士感叹道:中航下面西安一航集团的光热事业部只是个处级单位,在很多方面没有行政协调权,上级也没有什么积极性。

进军光热这个战略方向没有错,时机也抓得比较早,一是技术路线问题,二是执行出了问题。储热罐要求一般能够保证8个小时发电的大型储热罐几十万吨的盐,一晚上的降温也就8度,所以管子的品质也很重要,要做到吸收热量,避免反射热量,吸收之后会辐射热量,对流和传导的过程会丢失热量。

5月工业利润降幅扩大至5.3%

当时,国内组织过不少考察团去西班牙、美国学习其先进经验。原本预期2015年并网发电。比如天瑞星公司自有的卫星薄膜技术转民用后,成为槽式发电核心设备集热管中的重要技术。最显而易见的,就是我们长期以来使用的太阳能热水器,实质上就是个小型的光热系统,在一些复合能源站上有很好的应用。

国内的制造问题不大,但是决定储热效果的并非介质本身,而是储热罐的质量。在槽式电站中,光镜要将6平方米多的阳光聚焦到70毫米的集热管上面,镜子每个点的误差都会有影响。而且工程量也小,塔式像一个钢筋水泥的柱子,上面只有一个集热器,不像槽式,50兆瓦有2.5万个集热器。如果电价过高,投机者马上就入场了,所以刻意拉低心理预期。

有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德令哈一些企业同时具有EPC、业主、投资者的身份,实际上的专业性还是难以保障的,一些项目因为设备未到位出现了延期的状况,关键是在集成环节缺乏专业性的统筹。尽管海子的一句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5月工业利润降幅扩大至5.3%

但决定误差的不光是镜子本身,还有支架的质量,支架是抛物面的基本固件,要保证组装起来精度够,而且随着运转,春夏秋冬季节变化支架不能变形,变形会直接影响效率。产业研究者王寒松告诉记者:光转化成热具有极高的转化效率,而热转化成电效率却并不是很高,所以光热不仅在发电领域应用广阔,在热的领域更有开发价值。

如果中国政府真心想做这个产业,一定是能成功的,毕竟神舟飞船都造了出来,还造不出光热电站?从示范项目可以看出,企业也在做尝试和创新,不仅是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上,而且是在和光伏、火电等的配合上,为实现一个区域上网的水平更加平稳,国外已有塔式和光伏电站互补的成功案例,国内光热互补和光煤互补的概念也运势而生。在业内人士看来:军工企业承担核心设备制造在发展光热产业上具有他方无法比拟的优势。根据光热先驱西班牙的经验,西班牙当初政府制定政策是50兆瓦以下,是他们在推动过程中的一个指标。但至今为止,多数落成的电站也均遇到相应问题,光热尚无一个符合安、稳、长、满、优运行的示范项目。国内光热电站技术经历了拿来主义到自我创作的过程,核心设备逐渐实现了国产化。他们一直扮演着光热发电技术输出的角色,其中以中国航天、中航工业两大空天系背景的代表,为光热发展带来了新的专业力量。

采访中,记者也感触到了企业方面一丝不苟的精神。但几年过去了,乐观情绪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湘电前董事长周建雄继任者柳秀导上任后,对光热的热情降低。

也就是说聚集太阳能光产生高温热源,推动斯特林发动机输出电能。起点还是终点?俗话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未来,这20座示范项目的成败将关系到光热产业的生死。

西北院赵晓辉博士告诉记者:我们做过光伏也做过光热,光热并不是像光伏一样简单了解工艺流程就可以仓促上马的,作为一种技术集成型的新能源,而光热电站就好像一台精密的仪器,由不同技术打包而成,就好比装修采购不同的材料还需要一个好的装修公司设计。1.15元/Kwh的价格,从目前系统集成、建设运营维护及资金成本来讲,控制的好,技术领先,基本可以实现盈利。

中国航天与光热结缘要追溯到十多年前,彼时,中国航天提出军用技术服务经济建设的口号。根据一位参与早期竞标的业内人士回忆:当时,价格差别都很大,有些报到9毛多。中广核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中广核的态度,恰恰反映了当下人们的普遍求稳心态。但出乎意料的是,多数采访对象对政府的做法表示理解。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德国光伏装机量很大,结果变得更加不清洁,每个光伏电站要配一些燃煤机组做调峰,如果能让光伏变的更加清洁,光热是一个非常好的备选。金融界的人士则有自己的观点。

由于当时发改委价格司并未规范光热电价,光热上网电价在起步就曾被刻意压低。虽然光热在转化效率上有优势,但作为孪生产业,光伏的效率也在不断地提高,十多年前,光伏的效率最多做到11%,现在已经接近20%。

至于菲涅尔式,在西班牙并没有获得成功,如果国内想成功,必须有所创新。中航的项目位于云南楚雄,当时有50台20KW级碟式斯特林太阳能发电装置。

可是关键问题是,当时国内唯一可能落地的项目只有大唐新能源鄂尔多斯的项目,没有第一个示范项目,你让我怎么出这个电价?所以,长期以来企业和政府间的矛盾一直未能调和,企业认为没有电价就没法做;政府又认为没有示范项目就没有参照的余地。经过光伏的沉淀之后,很多人都冷静了,很多投资人和设备投资商也变得理性。除了突破技术瓶颈,关键还是要找到风险和回报之间的平衡点,这里面又涉及到电站的规模问题。由于国内外巨大的环境差异,技术落地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

中国航天构建了从上游生产研发、到下游销售市场整个生态体系,此外,中国航天体量雄厚,具有庞大的科研队伍与资金,足以支撑光热带来的巨量投资。储热设备是熔盐罐和熔盐控制器,介质使用熔融盐,也就是硝酸钾、硝酸钠等工业盐,它们常温下是固体粉末,但是到二百多度就成了液体,盐的比热很大,同样的体积它可以储存更多的热量,更适合做储热介质。

大约是在2011年左右,我国光热产业刚刚起步,最初是大唐新能源在鄂尔多斯的一个50兆瓦光热项目,当时最早遇到了招标电价难以确定的问题。中航工业的强项为航空发动机技术研发与设备制造,其中以碟式技术的核心斯特林技术见长,但这也只是相对成熟的热转电环节。

上述业内人士一致认为:政府的政策非常令人兴奋,也能看到政府推进光热产业的决心,因此,这批示范项目一定要做好,虽然20个项目可能不会都很好,但也能看到哪些企业是真正有志于做产业的。以槽式电站为例,槽式发电主要通过三个部件太阳岛、储热岛、常规岛。

  • A+
tag: